
社交媒体在收获了大批流量和人气之后,纷纷选择向电商靠拢,巨头想赚钱这不稀奇。而作为当下的流量王者,抖音在2019年创造的100亿电商收益,与其庞大的4亿日活用户群可并不匹配。
反观抖音的最有力竞争对手快手,其电商生意2019年GMV约400-500亿,更不用提直播电商的鼻祖淘宝,直播带货业务GMV约1800亿。
在直播带货赛道上已经处于落后地位的抖音,如今开始着手弯道超车。小盒子发现,他们没有选择模仿淘宝来打造下一个薇娅和李佳琦,而是另辟蹊径,设立了「品牌自播」的战略。
通俗来讲,抖音要打造自营电商。所谓自营,即必须切断直播间的外链。(抖音内心os:流量都已经在我这儿了,还有让外人把钱赚走的道理?)
因此,抖音一边陆续限制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,直至关闭第三方商品进入直播间的通道,一边给足抖音小店优惠条件,将商家交易留在抖音小店。再加之抖音流量政策扶持由红人转向品牌端,并且还为签订年框的品牌提供额外20%返点,小店提现周期缩短到T+1。
于是,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,没能理解抖音电商“内核”的红人们,很快露出了小白本质,被迅速洗刷淘汰。
淘汰了红人、实现了自播之后,品牌得到了什么呢?是的,利润、流量资产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了。原本的状况可能是,30%-50%的销售额都流向了红人/代理商,而现在,用10%-20%的人工成本运营直播间,同时可以把用户沉淀在自己的号里。
当然,品牌方也面临着自己的难点,既要做短视频内容种草引流,又要做达人分销,还要逐步建立自播能力,在培养红人时要转变思维,比起以前的更像“明星”,未来的主播将会更像“线上导购”。
参考资料:
《抖音电商大变局:品牌自播吃肉 达人喝汤 小主播被迫转行|深网》
《直播间的战争:品牌从0 到月销百万的抖音自播起盘 | 新锐的逻辑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