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国内操盘手在下场创立新品牌时,国外资本大佬则在收购新品牌,而且收购的步子已经迈进了中国。
近几年,一种新的资本运作模式兴起:在亚马逊上收购中小消费品牌,通过运营手段提升营收,以此获利。
例如,专注电商收购的Thrasio就已经成立中国团队,准备从亚马逊上大肆收购中国跨境电商品牌。
Thrasio是一家boss级别的机构。2018年成立以来,募资17.5亿美金,收购了消费领域100+亚马逊品牌店铺,在2020年更是实现5亿美金营收,净赚1亿美金!
由于多赚的每一分钱都有自己的份,Thrasio会专门派一个增长团队去制定策略,提升各个品牌的业绩,包括价格策略调整、Listing优化、SEO提升、品牌创意和设计、构建DTC独立站。
据统计,Thrasio经手的品牌净利润平均提高了156%。
在这个领域,资本家已经杀红了眼:2020年共有40家机构入局,除了Thrasio,还包括Heyday、SellerX等。
品牌创始人为何会把自己的血汗拱手让人呢?原因很简单:
- 价格非常公道,一次性支付过去12个月利润的2.5-4.5倍
- 竞争激烈,价格战频繁,卖家做的太累
- 卖家资源有限,无法凭一己之力突破瓶颈,品牌梦难圆
当然,资本家也没有那么好糊弄,他们会挑选最优质的品牌:
- 有生产线或者成熟品控体系
- 净利润超过10%
- 最好是FBA卖家
- 用户评价和口碑
如同国内的VC在寻找下一个完美日记一样,海外的资本也在寻找下一个Anker和SHEIN – 并且在长大之前买下它们。说不定哪一天,天猫店收购的浪潮也会来临。